發布時間:2020-06-22 15:15:16來源:魔方格
坦率的說,少兒編程不是一個“寫程序,做碼農”的事情,少兒編程方向是一個基礎性的學科群體。少兒編程方向,未來可能會像數理化一樣,成為一個基礎性學科,甚至人文、藝術也可以基于它有延伸和融合。
做教育的人關心,家長也關心,而當我們接觸到大部分有這方面接觸的家長來講,談及Minecraft、Scratch等等,都說孩子們是超級喜歡。換言之,孩子們對電子游戲和計算機世界不是無感的,他們是較早投入和感興趣的一批人類群體。
無論我們是否回避,在孩子們基礎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同步年齡段,以電子游戲和計算機世界為代表的生活方式都會大規模浸入孩子的真實生活。不管我們如何爭議、甚至堅決要求杜絕孩子接觸計算機,但事實上,我們絲毫拒絕不了計算機世界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少兒編程的基本背景
雖然大家可能對程序設計(也就是編程)、程序員(或者軟件開發工程師)有一些聽聞,但實際上真正了解少兒編程的并不多。
以Scratch為例進行展示(后面通篇默認都以Scratch為基礎工具)。Scratch是MIT研發并開放的一個兒童圖形化編程的工具平臺。可以在web上進行操作和分享,也可以下載到計算機本地。兒童甚至成人都可以使用它,來制作動畫賀卡,制作游戲,制作音樂,制作各種他們可以用編程完成的任務。非常的酷炫,所以也有人說,會編程的孩子未來就像搖滾巨星一樣,在孩子他們的群體中。
Scratch是一個圖形編程的工作方式,非常 適合兒童,但相應的它的編程語言設計,相比較專業計算機語言而言,就是一個簡版——對于兒童起步而言,剛剛好。
孩子懂得這些指令的基本含義之后(他完全可以探索式的嘗試,弄懂大部分簡單指令的含義),他就可以把中間的指令拖拽到右邊,享受他控制小貓咪的樂趣,創造一些活動場景和游戲的樂趣——這些就是編程過程。
所以這個兒童編程的過程,不是像我們軟件開發工程師那樣,對著符號化的計算機語言來工作。而是面向一個圖形化界面,面向一個具有豐富角色和操作性的、能夠讓他控制全部的新游戲。少兒編程就像一個創世紀的游戲一樣。
少兒編程對于教育的作用
三個層面來回答少兒編程對于兒童教育的巨大作用。
第一層:少兒編程有著豐富的基本技能內涵,可以在各個方面幫助到兒童。
第二層:少兒編程是一個學科融合的較佳平臺(之一),可以提供跨學科的學習。
第三層:少兒編程可以完成很多高階能力的培養,在未來公立教育中的地位也會不斷提高。
童程童美凝聚美國上市公司16 年編程教學經驗,專注3-18 歲少兒編程教育及服務,形成了以創意啟蒙課程、人工智能編程、智能機器人編程、信息學奧賽編程等課程體系為核心,集國內外大型科技賽事、少兒資格認證考試、科技主題的國內外游學、冬夏令營、創客實驗室搭建等為一體的少兒教育平臺。
【學習目標】:根據主題情景,借助于專業樂高教具,通過外形模擬或機械傳動,搭建出與主題相符的作品,學習相關百科知識,結合少兒智力發育敏感期,鍛煉兒童語言表達、動手、創造等多方面能力。
【授課對象】: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年齡3-6歲。
表示,6歲以前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快、各種潛能開發關鍵、接受啟蒙教育好的時機。這個時期,孩子越早接觸豐富事物,就越能增加對世界的認知。一般情況下,有過啟蒙教育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聰明,而且各方面能力的體現都更好。
在課程主題方面,童程童美采用實物情景化的教學方式,每節課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向孩子展示一個主題故事,引出任務的同時吸引孩子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在智能教育方面,童程童美采用機器人輔助教學的模式,一個校區配置一臺智能機器人,讓孩子與人工智能機器人零距離對話,在互動中,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科學素養。
在科學實驗方面,老師授課時,會利用身邊的材料配合積木,帶領孩子做天平秤、杠桿、輪滑等科學實驗,在操作過程中,引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了解百科知識。
每節課通過視頻展示一個故事,引出任務、激發興趣、領悟道理。
與人工智能機器人零距離對話,培養科學素養,激發學習興趣。
課程設計與成長敏感期相匹配,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童程童美依托達內教育集團,17年編程教育經驗,擁有持續課程研發實力和多方面教學保障。
專業課程體系,緊跟時代發展,累計研發5000多課時,覆蓋3-18歲全年齡段。
國內線上線下一體的編程教育平臺,線下校區遍布多個城市,線上學習平臺覆蓋全國。
通過趣味編程教育我們將致力于發現那些在編程領域有天賦的編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