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30 08:43:11來源:魔方格
使建筑業適應市場的需要,就得采用新型建材,用新技術。裝配式建筑可以實現建筑部件化、建筑工業化和產業化,裝配式建筑必將引領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裝配式行業面臨嚴重的人力資源問題。以下是發展裝配式建筑,都有哪些實現的意義內容:
一、發展裝配式建筑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
多年來,各級領導都高度重視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特別是今年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對裝配式建筑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9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按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鋼結構、混凝土等裝配式建筑,具有發展節能環保新產業、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動化解過剩產能等一舉多得之效。國務院剛剛出臺的《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更是全面系統指明了推進裝配式建筑的目標、任務和措施。
二、發展裝配式建筑是促進建設領域節能減排降耗的有力抓手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局面并未根本轉變。特別在建筑業,采用現場澆(砌)筑的方式,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揚塵和噪聲環境污染嚴重。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建造方式,粗放建造方式帶來的資源能源過度消耗和浪費將無法扭轉,經濟增長與資源能源的矛盾會更加突出,并將極大地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裝配式建筑在節能、節材和減排方面的成效已在實際項目中得到證明。在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方面,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對13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項目的跟蹤調研和統計分析,裝配式建筑相比現澆建筑,建造階段可以大幅減少木材模板、保溫材料(壽命長,更新周期長)、抹灰水泥砂漿、施工用水、施工用電的消耗,并減少80%以上的建筑垃圾排放,減少碳排放和對環境帶來的楊塵和噪聲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建筑綜合質量和性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三、發展裝配式建筑是促進當前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措施
2006年以來,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始終保持在5.7%以上。特別是2014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4.47萬億,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03%,再創新高。2015年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46456億元,比上年增長6.8%,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支柱產業地位。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將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建筑業面臨改革創新的重大挑戰,發展裝配式建筑正當其時。一是可催生眾多新型產業。裝配式建筑包括混凝土結構建筑、鋼結構建筑、木結構建筑、混合結構建筑等,量大面廣,產業鏈條長,產業分支眾多。發展裝配式建筑能夠為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專用設備制造企業、物流產業、信息產業等新的市場需求,有利于促進產業再造和增加就業。特別是隨著產業鏈條向縱深和廣度發展,將帶動更多的相關配套企業應用而生。二是拉動投資。發展裝配式建筑必須投資建廠,建筑裝配生產所需要的部品部件,能帶動大量社會投資涌入。三是提升消費需求。集成廚房和衛生間、裝配式全裝修、智能化以及新能源的應用等將促進建筑產品的更新換代,帶動居民和社會消費增長。四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從國家住宅產業現代化試點(示范)城市發展經驗看,憑著引入“一批企業”,建設“一批項目”帶動“一片區域”,形成“一系列新經濟增長點”,發展裝配式建筑有效促進區域經濟增長。以沈陽市為例,截至2015年底,沈陽市累計新增混凝土部品部件生產企業投資35.5億元,鋼結構企業投資額21億元,現代建筑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
技術進步是當前提升國力的根本需求。通過推動裝配式建筑,較終實現建筑產業化,這個發展過程帶動建筑業軟、硬件技術的革新、人才的培養、信息化的成長、物聯網的發展。綠色環保發展,打造生態宜居,是建筑業順應的潮流。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筑業更好的發展,每個工程人都應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