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21 14:58:14來源:魔方格
BIM人才的發展前景好不好?據悉,我國到2020年建筑業中高級技能水平的建筑產業工人數量達到300萬,2025年達到1000萬。同時,強調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為項目方案優化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促進建筑業提質增效。
一、指導思想
從培養高素質建筑產業工人方面來講,住建部提出要突出特色。突出“六新”培訓特色,即大力開展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新技術、新標準、新政策、新法規、新理論、新方法”的培訓。強調注重實效,要結合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實際需要培養人才,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根據國家相關文件精神,在大力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新技術研發和應用、建筑設計水平提升,智能和裝配式建筑推廣等方面,2025年要達到1000萬人的中高級技能水平的高素質建筑產業工人的需求量,任務是極其艱巨的。
二、培養方向
當前,在建筑綠色化、建筑信息化、建筑工業化的背景下,建筑產業工人的技術與技能需求圍繞“三化”在悄然進行改變。圍繞建筑綠色“宜居、節能、環保、可持續”的要求,大國工匠們都在不斷探索建筑智能技術、建筑信息技術(BIM)、建筑節能技術在建筑產業的商業價值,均希望其經濟價值較大化。
“三化”當中就建筑信息化BIM技術來講,其作用明顯較為關鍵,它是實現建筑綠色“宜居、節能、環保、可持續”的較基礎技術,也是當下較的技術之一。因為,建筑產品、部品、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利用BIM技術模擬出不可預測因素,在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生產制造過程中及時進行更正糾偏。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管理規范、增加質量等作用,實現經濟價值較大化。所以,建筑業首要任務是大力推進建筑信息化產業工人和建筑綠色技術產業工人的培養,以滿足“三化”發展的需要。
三、技術特征
事實上,BIM技術有兩大優點:一是全流程智能控制。BIM技術的核心是智能控制,可以用于規劃設計控制管理、建筑設計控制管理、招投標控制管理、造價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合同管理、物資管理、施工模擬等全流程智能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二是全流程協同工作。在設計階段采用BIM技術,各個設計專業可以協同設計,可以減少缺漏碰缺等設計缺陷。在施工階段,各個管理崗位、各個工序、工種的協同工作,可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現階段BIM的缺點是BIM技術人才稀缺,也是BIM發展的特點,其實就是其系統性需要完善優化。BIM工程是系統工程,不是一個單位,或者一個專業,一個人能夠完成的,是需要參與建設的五大責任主體單位和各個專業,共同參與,共同協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一個BIM團隊需要建模人才,造價人才,管控人才。只有有足夠的人才做支撐,才能完成BIM協同工作任務。
從業主的意識到軟件商的大力開發,再到設計院的普及、國家BIM標準的制定,我國的BIM應用正在蓬勃發展。但是,我國目前大部分建筑項目管理還屬于粗放型,均是以經驗管理為主,并沒有依靠數據決策。因此,我國建筑業距離建立成熟的BIM應用體系似乎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BIM技術會是和很多其他的技術接軌,作為一種職業發展下去 初期的理解覺得門檻低,什么專業的人懂revit就是懂BIM,但是更高層次的是整合建筑的各個方面的統籌,進行細致的管理,這需要建筑行業不同角色的很多經驗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BIM,目前國內只是還停留在概念的階段,但是市場擺在這里,必然會是大勢所趨的職業發展方向。
四、系統性知識
知識的搜索和鏈接能力,才是學習的核心競爭力。任何學習知識,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碎片化會讓人無法將知識聯系起來,綜合運用。因此學習的第一步就是找出各部分間的直接聯系,把網絡結構初步地建立起來。但是有些部分和其他部分并不一定能夠建立直接的聯系,那么還需要發掘第二層、第三層關系。要明確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以及綜合運用。學習是先模糊概括,再逐漸在大框架下逐步明晰細節、完善結構、針對缺陷和不足專攻的學習方法。
五、科學性評估
在BIM技術綜合評價方面,科學評估可以注重理論與實操技能并重,延展BIM技術的升級研究,實現BIM技術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有效應用。
傳統建筑業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了BIM的時代正在到來,因此回到我們較初的問題BIM人才的發展前景好不好?答案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