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1-20 09:01:05來源:魔方格
國家全面開放二孩政策使得本來短缺的兒科醫生亟待解決。在各大網絡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兒科醫生短缺使得大城市兒科急診被迫停診的窘境和無奈。國家也在出臺各種傾向兒科醫生的政策。作為兒科的護士何嘗不是和兒科醫生一樣的窘境,兒科護士人才也在不斷流失,使得很多護士不愿從事兒科護理。
兒科護士心理素質和心理抗壓能力較強
兒科較多的是患兒的哭鬧聲,較讓護士頭疼的問題就是患兒一見到穿白大褂的就害怕,一害怕就會哭。對于輪轉到兒科的護士來說,在嘈雜的環境下輸液無疑是對護士心理素質的一種考驗;當面對患兒躁動不安的小手和小腳時,也是對護士忍耐力的一種考驗;當一針沒扎上,患兒家屬的呵斥甚至拳腳相加的時候,此時的護士心理壓力已經到了峰值。兒科護士則是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心理負荷。
兒科護士有強大的腎和兩個“駝峰”
兒科護士結束晨間交班后就開始一天的忙碌。配藥、輸液、霧化,兒科的用藥劑量和成人不同,兒科劑量嚴格按照體重計算用藥劑量。兒科用量劑量小,每次都得計算準劑量,是一支藥量的百分之幾。這就要求兒科護士計算能力好。患兒的液體大多在50到100ml 。從第一個患兒開始扎針開始,不一會兒就此起彼伏響起呼喚鈴音。就進入不停地配藥和不停地換藥模式了。到了午休時間才想起喝水和上廁所。兒科護士在不知不覺的“干旱”的環境中演變成了“駱駝”。
加班加點的工作,換來的卻是可憐的工資
不知喲多少次在快下班的時候患兒病情加重,加班協助夜班護士一起搶救。加班已成常態化。
兒科護士短缺,輪轉護士到兒科進行擴充,壯大兒科護士隊伍。由于醫院兒科病房和急診兒科都歸兒科管理,兒科護士的工作強度自然增大了。經常是上完大夜班,第二天上小夜班,舍得護士們身心俱疲。患兒家屬們為了照顧患兒,請假來照顧患兒,經濟上和心理上壓力自然會發在護士身上,也不會理解護士們的辛苦。每個月的辛苦勞動過后,卻看到的是可憐的工資,真是令護士姐妹們欲哭無淚。
堅守在兒科崗位護士姐妹們,是無私的、高尚的、偉大的。每天接收治療祖國未來的花朵,為了千家萬戶的子女,辛勤地工作著。醫院不能沒有兒科,醫院需要兒科,所有母親都需要兒科。堅守崗位為子孫萬代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