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09:54:16來源:魔方格
做律師是一份體面的工作,那么成為一名律師需要考什么證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報考律師證需要具備的條件:
根據律師資格考試辦法第五條的明文規定,
一、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律師資格考試: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三)取得高等院校法學專業專科以上學歷或者同等專業水平,以及高等院校非法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四)品行良好。
二、第六條規定了不能考律師證的條件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報名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三)被開除公職的;
(四)曾被取消律師資格的。
當律師需要的證件
通過司法考試,并申請律師執業資格證。具體流程如下:
1、通過司法考試。要想成為一名律師,必須要去報名參加國家統一司法考試。這門考試,被大家稱為國考之一,考試過關率比較低,考試難度很大,這是要想成為律師的必須職業資格,假如你無法通過,你就永遠也當不成律師。
2、必須脫產實習。假如通過你自己的努力,你順利地通過了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那你還必須去找一家律所脫產實習一年,因為只有專業的實習經歷,才能幫助你地成長,也才能讓你地進入律師這個角色,成為一名好律師。
3、通過實習考核。有了全職的實習經歷,你還必須要通過實習后的專業考核,只有通過這次考核,一般是筆試加面試,你才能順利地去申請律師執業證。
4、拿到執業資格。通過執業資格證的申請程序后,經過司法廳的審核,假如你成功地拿到了律師執業證,從此你就是一名真正的律師了,你就可以拿著自己的執業證去順利執業了。
律師的主要作用
1.律師可以幫助當事人分析案情和利弊得失。任何官司都表現為權利義務方面的爭議。有相當一部分當事人對法律知之較少,聘請律師以后,就可以讓通曉法律、熟悉訴訟程序的律師幫助分析案情,指點迷津,使當事人明確自己在訴訟中所處的地位,從而為合法地行使權利打好基礎。
2.律師可以幫助當事人調查證據。當事人聘請律師以后,律師可以向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獲取有關對當事人有利的證據材料。律師還有權查閱案卷材料,全面了解案情。這樣,就為當事人打好官司,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供了較大的可能。
3.律師接受聘請訴訟以后,應當出庭參加訴訟,參加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依法陳述意見和要求。如在刑事訴訟中依法擔任辯護人,可以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據理力爭,使人民法院從辯護一方聽到有利于對被告人的意見并作出正確的裁判。在民事和行政訴訟中,律師受聘擔任訴訟代理人,以自己精通法律的長處代當事人行使訴訟行為,而且在法庭辯訟中也能抓住重點,切中要害,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