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14:39:14來源:智慧消防工程師
2017年10月10日,公安部消防局發布《關于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標志著全國智慧消防市場的正式啟動。文件指出,應按照《消防信息化“十三五”總體規劃》要求,綜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加快推進“智慧消防”建設,全面促進信息化與消防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為構建立體化、全覆蓋的社會火災防控體系,打造符合實戰要求的現代消防警務勤務機制提供有力支撐,全面提升社會火災防控能力、部隊滅火應急救援能力和隊伍管理水平,實現“傳統消防”向“現代消防”的轉變。
行業特點
智慧消防行業市場規模巨大,粗略初步統計的市場規模如下:
出租屋、消防“三小場所”、老樓改造:主要以無線智能煙感為主,全國338個地級市(包括直轄市),按照每個城市10萬點/年的終端投入,終端數量將達到3380萬個,按照300元/點計算,市場容量約為100億/年。
教育行業:全國高校數量約2900所(除去中小學),按照平均50萬/年的智慧消防的建設經費計算,市場規模為14億/年。
文物行業:按照平均一個省1億/年(各級防火經費)的投入,約為34億/年。
地產行業:目前主要以消防水壓、水位監控的數字消防項目為主,全國高層住宅23萬棟,按照5000元/套/棟計算,市場規模約為11.5億。
工業企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約為37萬家,按照每個企業1萬的智慧消防建設費用計算,市場空間約為37億。
家庭市場:城鎮居民戶數約為1.38億,按每戶安裝1個無線可燃氣體探測器及3個無線智能煙感計算(1200元/戶),則市場總規模為1656億。
行業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行業區域性較為明顯,從地方政府投資的角度看,2018年,政府投入無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江浙、廣東等地,其他省份如河南、湖北,也有出現數千萬級的政府項目,但是由于財務預算等問題,大部分省份的政府項目仍然處于醞釀階段,同時,行業的區域性還體現在,雖然行業的需求遍布全國,但能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研發型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浙、廣東等地,其他區域的公司主要以代理型或項目型公司為主。
(2)行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市場空間巨大,但是2018年智慧消防行業仍處于醞釀爆發的階段,大型項目相對不多,行業內未出現大型的壟斷市場的企業,目前出現的企業規模都較小,市場份額較為分散,去年營收為千萬級的公司也相對不多。
(3)行業主要以TO B業務為主,這類業務的特點是,對于中大型項目,需要有客戶需求溝通、前期技術方案設計、中間有客戶自身內部預算審批流程,還有后期項目招投標流程,整個流程走下來,少則半年,多則1年,需要時間的積累,因此,市場和業務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積累的過程。從事這個行業,互聯網BAT公司未必有很強的優勢,技術團隊的售前和售后能力顯得較為重要。
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傳統消防逐漸過渡到智慧消防,智慧消防行業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無線技術的應用(無線化),物聯網平臺的應用(平臺化),行業跨界融合(融合化)等幾個方面。
(1)無線化
隨著物聯網無線組網技術的發展,無線技術以其部署簡單、成本低、功耗低、維護便捷等技術特點,在智慧消防行業得到了普及應用。從2016年底至2017年LoRa技術的流行,到2018年NB-IoT技術的廣泛推行,無線組網技術經歷了一個熱情高漲至客觀冷靜的市場反應過程。雖然無線技術的應用,目前還在基站建設、穩定性、功耗等幾個方面備受挑戰,但其代替有線聯網及通訊的發展趨勢已成定局,毋容置疑。
(2)平臺化
智慧消防發展早期(2017-2018年),各個方案解決商切入市場的最佳方式,就是推出智慧消防平臺。智慧消防平臺,按照公安部的規劃,應包含社會化服務平臺和應急救援指揮平臺等幾個部分,而目前社會化服務平臺由于其客觀性和容易標準化,目前成為商家必爭的領地。此外,早期的平臺主要以物聯、預警、權限管理為特點,而后期的平臺將主要以數據分析、風險排查、企業安全征信為特征,平臺的開發逐漸向AI智能、大數據的方向發展。
(3)融合化
智慧消防行業的大趨勢是行業融合,傳統的消防廠家、物聯網公司、平臺開發商、集成商、工程商形成行業產業鏈,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的基本狀況是相互合作,與此同時,傳統消防廠家,如火災報警廠家,通過開發平臺產品,正往智慧消防方向發展,而平臺開發商、集成商等,也對接多家廠家的產品,采取硬件采購或者OEM的方式拓展市場,整個行業呈現相互融合的趨勢,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
行業競爭
目前行業的競爭焦點主要集中在政府項目上,政府項目主要為兩種,一種是智慧消防平臺招標,以定制化項目為主,另一種是地方政府對無線煙感、電氣等產品和平臺的采購招標。
目前行業內參與競爭的企業主要有3類:一類為傳感器生產廠家;一類為平臺公司(物聯網公司),還有一類為集成商(工程商),在具體項目上,可能相互合作,也可能相互競爭。工程商和集成商因為沒有產品,通常會與廠家和平臺公司進行合作。
在教育、文旅、工業等行業,智慧消防的應用目前還處于早期推廣階段,尚未出現規模壟斷型企業,行業競爭尚不太激烈,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