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0 15:09:48來源:魔方格
摘要:稅收是國家(政府)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稅收的意義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稅收是國家(政府)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
稅收的意義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系。它體現了一定社會制度下國家與納稅人在征收、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
稅收與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習慣上稱為稅收的“三性”。
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如下:
1、強制性:稅收是由國家政府憑借自身的權力,制定相關稅法,以國家力量來強制征收稅額;
2、無償性:國家在獲得稅收之后并不需要給納稅人報酬也不會再直接還給納稅人;
3、固定性:稅收是必須根據國家頒布的稅法標準來征收的,因此是有固定的稅率、納稅人、稅種以及其他相關規定的。
稅收類型分為:
資源稅、個人所得稅、個人偶然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
稅收的制度要素:
主要包括納稅人、課稅客體、稅基、稅率等項。
納稅人是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及個人,表明國家直接向誰征稅或誰直接向國家納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兩大類(見課稅主體)。
課稅客體是國家征稅的目的物,表明國家對什么事物征稅,包括人身、事實、物件三類,物件又分為資源、商品、所得、財產。
稅基是據以計算應納稅額的基數,有實物量和價值量兩類,前者如土地的畝數、房屋的間數,后者如營業額、所得額等。
稅率是據以計算應納稅額的比率,按與稅基的關系分,有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和定額稅率。比例稅率不以稅基變化為轉移;累進稅率隨稅基增加而提高;定額稅率是以定額形式表示的單位實物量的稅率。
這些基本要素連同其他非基本要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具體的稅種,各類稅種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國家的稅收制度。稅收制度是由稅法規定。